close

【蜜月‧第6天】Zermatt博物館(I)

山嶽博物館(Alpines Museum):記錄了愛華德·威姆佩爾首次登上馬特洪峰山頂的經歷介紹,展示了群山微縮模型、以及關於攀登阿爾卑斯山的珍貴資料。

阿爾卑斯山博物館
博物館的二樓則有從策馬特地區收集而來的岩石標本展示,頂樓則有整個阿爾卑斯山脈的人民生活方式介紹,並且展出各種生活器具用品,這些展示的內容只要花3塊瑞士法朗就可以讓你對策馬特地區或者馬特洪峰,甚或整個阿爾卑斯山脈的形成由來,以及文化有一基本的認識,相信在參觀過後,對遊覽策馬特時會有更深的體會。

阿爾卑斯山博物館的一樓展示有策馬特的發展歷史,以及馬特洪峰的形成過程,並且展示著許多具歷史意義的登山事蹟,以第一位攀登小馬特洪峰的登山家何瑞斯班耐迪克(Horace Benedict de Saussure)為肖像印製的20元瑞士法郎也展示在此樓層。

開放時間:夏季每天上午10點至12點,下午4點至6點。 冬季週一至週五为下午4:30至6:30 。冬季週一至週五為下午4:30至6:30 。 


 

開始探險後發現這各博物館

因為我們有swiss pass所以參觀所有博物館均不需要費用 但是我們稍微看一下公告 若是一買票的話一個人是要10CHF(約300元台幣)

進去之後 必須先把身上的東西放進置物箱中

整個博物館 算是在地底下 只有一各入口處冒出地面上 而且是各漂亮又吸引人的玻璃建築物喔

這算是Zermatt的中心位置 很明顯的一各教堂 旁邊就是這各博物館啦

從博物館的主體玻璃窗中 可以看見這座教堂

一進到博物館裡面 就有小型的教堂 他是利用鏡像原理營造完整教堂的感覺 超級真實 利用這樣的呈現方式 不但可以節省空間 又可以完整的展示

這各教堂內的椅子也是喔 其實真實的部份只有一半唷

一剛開始進入地下層 就會有考古的感覺
很清楚的有地層年代的示意圖

各各模型旁邊都有詳細的介紹 都會有4種語言的說明
其中為一看的比較懂得就是這夾雜中文字的日文啦 呵呵

由牆壁上不同紋路 清楚的各年代地形的分層

還有各種考古的工具

還有開始介紹瑞士在地的居民生活狀態 另外當然也紀錄著策馬特登山活動的盛行狀況

因為在雪地裡紫外線超強 需要有墨鏡保護眼睛 所以還有戰事各年代的墨鏡演化

而在雪地裡行走真的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非常耗費體力 而且行進困難
因此為了方便在雪地裡行走順利 不同年代演化著方便行走的各種工具

當然鞋子也是一項很重要的配備 雪地的溫度極低 若是保暖沒做好很可能造成凍傷喔

而攝影器才當然也是一直更新 從原本古老笨重的大台底片相機 演化至今已經是數位的小相機囉

然而雪地裡並沒有水源 但是到處也都算是有水源 只要將雪水融化 應該就可以飲用
而且在寒冷的雪地裡若是有一壺熱水想必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啦
所以熱水瓶也是一件必備的配件喔

繼續往博物館內參觀 牆壁上有個個當時年代的照片 記載當時的生活狀況

我們還發現 原來瑞士人也有大富翁耶 桌面上就是他們的大富翁 很真實喔

這感覺像是旅館的櫃臺 很復古的感覺

牆壁上我們還發現 當時的報紙 是1927年的喔~完全仿照當時 真的是超級古老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s Home 的頭像
    YA's Home

    YA 's Home 旅遊冒險.愛分享愛生活

    YA's 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