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228連假三天三夜行程
第一天 2/25(五) : 中午出發 > 潮州心之和Cheese Cake > 紅柴坑漁夫海產餐廳 > 潮間帶露營趣露營區
第二天 2/26(六) : 清晨山海社區散步 > 小綠舟咖啡 Barca Verde Cafe > 鵝鑾鼻燈塔/海邊步道 > 紅柴坑漁文餐廳 > 潮間帶露營趣 玩水 > 夜間寄居蟹導覽
第三天 2/27(日) : 潮間帶退潮尋寶 > 大光易之林海鮮餐廳 >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 > 潮間帶露營趣玩水
第四天 2/28(一) : 潮間帶露營趣 > 回家
====================================
以前來墾丁都會看見這個紅紅的大門原以為一進這大門就已經到了森林遊樂區,結果是還要再開4km才會到停車場跟大門,買票進入裡面首先是1km的馬路緩上坡才會到遊客中心,然後在跟著指標走有好多特有植物每種植物都有標示非常清楚,也有仙人掌區,還有鐘乳石洞跟仙洞,整個路線規劃很明確清楚也非常好走,最後我們選擇繞完一大圈大約6km走了2小時.
我們是直接上網購買買一送一的門票,所以到現場直接刷QR code就可以進入,我看售票口也可以直接購票或者旁邊的自動售票機也可以購買.
我是直接在這邊買的【振興優惠】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門票全票買一送一(平假日均可使用)
門票資訊:
假日一般民眾150元
一般民眾、20以上團體100元
學生、軍警、7-12歲兒童、遊樂區所在縣(市)民眾75元
六十五歲以上者,持有證明文件者、3-6歲兒童、小學生非假日戶外教學10元
志工、身體殘障易辨或持有殘障手冊者及其監護人或必陪伴者一人、0-2歲兒童、設籍於遊樂區內之居民免費
停車費 : 大型車80元 、小型車50元 、機車20元
售票口旁有望海花廊直接可以看到整個墾丁的美景,原來墾丁街就在我們的山腳下
天氣真的很好太陽也很大,這兩隻聽到又要走路爬山了非常不情願呀~
這是超級地標呀~來墾丁公園遊樂區入口一定要來一張呀~
入口處或是進場後路旁都有清楚的地圖告訴大家遊樂區裡面有哪些點可以去,有什麼生態或是自然景觀可以欣賞,而且有很多路都相通,所以可以自己斟酌要走大圈還是小圈
入園之後需要走大約1km的緩坡,這算是車道,但是園區內禁止車進入所以瘦可以走的,他的兩旁也有人行道,所以即使推娃娃車或是輪椅都是很方便的,兩旁都有樹蔭所以相對比較不曬
裡面有介紹恆春這邊的生態地形跟植物也有不少特有植物喔~
這裡有一張更清楚的全區地圖,目前有兩處在施工所以無法進入
遊客中心裡的介紹~
還有地植演變的介紹,這張地形擠壓的圖整個園區到處可見,甚至整個園區走一大圈舊式去看這些地質景觀的唷~
這是仙洞很特別的景觀,園區整理的非常好,也保留了很多原始景觀,真的值得來走走
離開遊客中心之後延著指標方向繼續往前進,中間會經過濕地區跟各種植物區域,我們沒細逛只想說先去最遠的回來有時間再來看看
從階梯入穴底,洞深8公尺,舟違約65公尺,盡是年代久遠的鐘乳石地下水溶入石灰岩中而滲出的碳酸鈣,從岩隙低下累積而成.植蠣地面的撐石損,懸垂穴壁或洞底的辯稱鐘乳石.秀麗奇特,巧奪天工.
沿途指標都非常清楚,跟著走都可以看到唷~
石筍寶穴是一個在地底下的寶穴,可以清楚的看見鐘乳石地形,可以看見石筍,石柱,鐘乳石
離開石筍寶穴往前走就是仙人掌溫室,面積不大但是裡面有各式各樣的仙人掌而且有些都超高大大顆,不時還會看到四腳蛇在仙人掌區鑽來鑽去
離開仙人掌區繼續前進
開始爬坡了,但是都算是緩坡,所以還算好走
沿途都是珊瑚礁地形
海拔290公尺,洞長137公尺,洞穴形狀為上窄下寬的狹長三角形,洞穴外的雨水自裂隙滲入後溶解石灰岩,在岩著岩壁流下的過程中因水分蒸發而結晶.經過長時間的累積,逐漸凝結成形狀多變的洞穴岩.洞中因有貌似佛耳,寶蓮燈等洞穴岩景觀,且涼爽幽靜而得名.
第一站就是仙洞,仙洞是單行道,所以不用擔心遊客太多人擠人的問題,入洞要先往地底下走進入之後樓梯很好走,也都有路燈
都會看見各種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像這個就是寶蓮燈
這是石瀑
有些路段很窄跟比較低需要低頭通過不過一個人側身都可以過的了
這就是仙洞的出口,外面有禁止進入的標語,所以一定要順向進入唷~
離開仙洞後幾乎都是水泥路,而且水泥路上走沒幾步路就有拓印的各種樹葉,所以兩隻小孩邊數數邊前進
園區最北的景點,海拔230公尺,狹長20多公尺,高約10公尺,早期是先民通往滿州鄉的隘道,以木炭來交換鹽和漁貨.兩側珊瑚礁鹽高聳巍峨,樹木林立,非到正午不見太陽.由於台灣位於菲律賓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交界處,劇烈的板塊碰撞產生了造山運動,位於中央山脈南端的恆春半島,正是台灣最年輕的造山區域.原本位於海底的珊瑚礁平台,帶陸地持續台生的情況下逐漸離開海平面,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在峽谷發現珊瑚間石灰石的原因
我們入園後以目標第一峽為終點,所以一路努力往前走其實沒想像中遠,我們從售票入口進來後走到這一小時.
第一峽往裡面走是封閉的,這就是最終點了
小孩最開心就是可以坐下來休息可以吃零食囉~
補充完又可以繼續出發囉~
沿途都在這樣的樹林中穿梭遇到岔路也都會有指標所以不用擔心走錯唷~
海拔約280公尺,巨大的高位珊瑚礁岩崩裂成兩半,行程一條僅能容納一個人穿越的狹長縫隙,置身其中向上仰望,只能依稀看到一道天空的光影,因而得名.一線天是高位珊瑚礁石灰岩發育過程中行程的裂隙,當裂隙處於半封閉潮濕狀態時,水分會滲入而產生岩溶及堆積現象.當裂隙逐漸張開而變得通風而乾燥時,岩溶與堆積作用會逐漸停止.仔細觀察這裡的岩壁,可看見停止發育的岩溶堆積地景,如流石.
看完告示牌的解說真的可以好好找找這自然現象唷~
是一面高聳的垂直岩壁,是高位珊瑚礁石灰石地形發育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地景之一,原本位於山脊邊緣的石灰岩,瘦長時間風話親石崩落,在重力作用影響之下而自然滑動崩落,留下垂直的岩石斷面.由於岩壁可阻擋強風,形成天然的屏障,崖下森林發育良好,樹木特別高大,樹種除了區內常見的茄苳,白榕和稜果榕之外,還有較耐陰的皮孫木和海南厚殼桂等物種,為動物堤東多樣化的食物來源.在欣賞壯麗懸崖景色的同時不妨留意附近有哪些小動物出沒.
園區內的茄苳與榕樹常生長在高位珊瑚礁岩縫中,可能是為了爭取較高的位置以利競爭陽光,同時和其他樹種競爭空間,但也必須忍受礁岩上土壤稀薄的環境.為此,樹根會深入嬌石縫隙之間,過程中會破壞礁岩結構,加速其破碎分解.
海拔280公尺因谷壁上大葉雀榕發達的支柱根,從上懸垂而下深入谷地而得名,而谷口則生有千條的白榕支柱根.蒼涼蓊鬱.來這裡真的很有寓教於樂又可以強健體魄的好地方呀~而且樹林裡曬不到太陽所以很舒服.
延途中間有一個公廁,而且很乾淨還有提供衛生紙,所以不用擔心沒地方上廁所
最後終於走出珊瑚礁地形準備要走回遊客中心附近
在遊客中心附近他是一個溫室裏面重植了很多稀有植物可以就近觀賞
離開時我才在遊客中心外面發現了這個活動感覺很有趣,很可惜去的時候不知道,不然小孩應該也會很想要玩成
詳細的定向運動介紹 : 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Topic/Orienteering
最後沿著原路這個牌樓離開了墾丁森林遊樂區,我們選擇繞完一大圈大約6km走了2小時.大約8000步
地址 :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里公園路
開放時間 : 8:00AM~5:00PM
歡迎追蹤【YA's Home 旅遊冒險.愛分享愛生活】隨時有我們家到處趴趴走的分享唷~~